新冠疫情COVID-19全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缩写。
疫情来源
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由SARS-CoV-2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2月正式命名该疾病,病毒名称与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科β属。
起源:
-
病毒自然宿主:
基因测序显示,SARS-CoV-2与蝙蝠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基因相似度达96%),提示蝙蝠可能是病毒的天然宿主。
中间宿主: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可能作为中间宿主,通过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传播至人类。 -
早期传播链: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发现首批病例,该市场存在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可能为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跨种传播关键节点。
病毒通过跨物种感染进入人群后,迅速因高传染性和无症状传播特性引发全球大流行。 -
病毒变异与挑战:
SARS-CoV-2基因组较大且易突变,已出现德尔塔(Delta)、奥密克戎(Omicron)等变异株,增强传播力或免疫逃逸能力。
症状与传播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味觉减退、鼻塞、咽痛等。重症患者可发展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多器官衰竭。
主要途径: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产生的飞沫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其他途径:在密闭环境中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粪便或尿液污染环境也可能引发传播风险。
治疗及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注意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抗凝治疗等。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轻微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由专业人士判断居家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中医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接种新型疫苗,不过毕竟是新研发的,短期不良反应,免疫效果不确定,对特殊人群限制(过敏体质者可能对疫苗成分(如鸡蛋蛋白、佐剂)产生严重过敏反应;部分禁忌症人群(如急性疾病患者、免疫缺陷者)需暂缓或避免接种)。
总结
疫情三年大家基本都是戴口罩上班,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就居家隔离,远程办公。同时隔离在家生活也受到限制,资源短缺,行动不便。后来经济下行,好多企业倒闭暴雷。
大众经过这几年变得更加理智,不会再过度消费,开始给自己留点存款。同时发现戴口罩可以减少流感,人们开始注重养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万事如意,心想事成。